馬云的青蔥歲月與澳大利亞的點點滴滴
阿里巴巴美國上市路演中,馬云的英文為大家所津津樂道,接受采訪更是用流利的英語hold住全場。眾所周知,馬云創(chuàng)辦了杭州第一個英語角,但一段與澳大利亞人情同父子的往事卻不那么為人所知。馬云第一次出國旅游的國家便是澳大利亞,一場華麗的冒險或許在那時便開始萌發(fā)。
青蔥馬云
馬云可能算不上那種傳統(tǒng)意義上的好學生,參加過3次高考,其中數(shù)學這門,第一次1分,第二次19分,第三次終于考到79分。最后那一次,他離本科線還差5分,全靠英語拉的分。碰巧那一年杭師院(今杭師大)英語系剛升到本科,報考的學生不夠招生數(shù),校領(lǐng)導決定讓幾個英語成績好的??粕鄙究啤qR云托了英語的福,終于上了大學。
幸運是與努力分不開的。從很小開始,馬云便在西湖邊上找外國游客練習口語。而友好的澳大利亞友人不僅與他成為了朋友,更是邀請他來澳大利亞度假。在那個年代,青蔥的馬云第一次走出了國門,目的地便是澳大利亞。
馬云創(chuàng)辦的“杭州英語俱樂部”夜校曾經(jīng)的學員,多年后加入阿里巴巴集團任馬云助理的陳偉在《這還是馬云》一書中特別有一個章節(jié)叫《情同父子》為大家還原了這段往事。
“提起馬云的過去,Ken是一個繞不過去的名字。
很多人都知道馬云考大學考了3年,但很少人知道他曾風雨無阻10多年每天在西湖邊讀英語,和外國人交流。
Ken是澳大利亞人,是馬云很小的時候就在西湖邊結(jié)識的朋友,他們情同父子。Ken曾邀請馬云去過澳大利亞,到了那邊馬云才發(fā)現(xiàn),資本主義并不是他原先想象中那么水深火熱,也用不著我們?nèi)フ?。相反,如果我們不迅速發(fā)展,我們恐怕將“被拯救”。在澳大利亞,讓馬云記憶較深的還有一件事,就是公園里居然有很多人在打太極,這是馬云最喜歡的健身運動。
Ken有時也來英語班作客。那時他已年過古稀,但依然健壯。這樣我們班里就有一男一女,一中一外兩個老人了。
他話里有很多俚語,我們不懂,馬云會幫助解釋。比如,“非常好”這個詞,他會說血淋淋地好(bloodywonderful)。
他手指很粗,用電腦打字時經(jīng)常要用一根筷子,否則就會一次打出兩個字母。
1998年馬云在北京工作,Ken來杭州時馬云讓我接待他。有一個星期,我去哪兒都帶上他,吃完晚飯才送他回賓館。我自以為接待得不錯,可他卻向馬云“投訴”我總是酒后駕駛,屢勸不改。當時我不以為意,現(xiàn)在想來是我錯了。
馬云是個很念舊的人,Ken已過世好多年了,但馬云的家里和辦公室里一直放著他與Ken的合影。馬云與Ken的兩個孩子合影。
Ken的兒子跟他爸爸長得一模一樣,是一位瑜伽教練,2009年我還在馬云家里見到過他。”
媒體屢次提及他的這段經(jīng)歷往往這么報道“這次出國徹底改變了馬云的思維,'我意識到世界和我之前被教導的差異巨大,我不再跟隨別人的意見,發(fā)展出了自己的思考方式。'”
澳大利亞點滴
這次出國經(jīng)歷對馬云和日后構(gòu)筑阿里巴巴帝國的影響到底有多少不得而知,但從文中對馬云與Ken這段往事的回顧中便可對澳大利亞人略窺一二。下面就結(jié)合上文,從學習、生活等方面,盤點一下澳大利亞與眾不同的一些方面。
熱情——
澳大利亞人的熱情在世界上是出了名的。很多人來到澳大利亞都有一種感覺,那就是澳大利亞人很希望去幫助別人??吹疆愢l(xiāng)人時經(jīng)常主動幫忙,而其他人向他們尋求幫助時,更是會竭盡所能。悉尼奧運會時一項針對11萬名國際游客的調(diào)查顯示,88%的人希望再次來澳大利亞旅行。除了美麗的景色外,熱情有禮的“AUSSIE”大概也是重要的原因吧。
而對于廣大留學生來講,澳大利亞初體驗之一便是感受熱情。入學之后,往往接觸最早的便是熱情洋溢的教職員和學生志愿者們,他們的熱情幫助可以讓大家快速適應新的生活。
在求學過程中,老師們的熱情也是無處不在。無論是多么大牌的教授,辦公室的門都會向同學敞開(不過在注重時間的澳大利亞,最好先發(fā)郵件預約時間)。曾經(jīng)有位同學回憶,他在墨爾本大學求學的最后一個學期,最后一門考試前還有很多問題沒有弄清,而且錯過了老師的咨詢時間,抱著試試的態(tài)度,給教授發(fā)了封郵件。沒想到,考試前教授專門到學校,花了兩個小時為他解答問題。這位同學工作以后,碰到很多求助的人也會熱情幫助;他說,因為當年我的老師就是這么做的。
生活當中,也可以隨時感受到澳大利亞人的熱情。很多入住寄宿家庭(Homestay)的同學會感到自己真的成為了家庭的一份子,不僅起居得到照顧,經(jīng)常還會被邀請參加各種家庭活動。其他家庭成員也往往會樂于花時間與留學生們相處,分享澳大利亞生活的點點滴滴。許多同學,即使搬家多年之后,也會繼續(xù)保持聯(lián)系。
健身——
澳大利亞人愛運動是出了名了。與中國的大學不同,澳大利亞大學并沒有體育課,這或許是因為健身已經(jīng)融入了大家日常的生活了吧。無論在室外跑步,還是室內(nèi)健身,熱愛運動的人們無處不在。這或許也是為什么Ken年近古稀,確依然身體健壯。
雖然沒有特地開設體育課,但大學往往會為同學們提供一流的健身設施,邀請專業(yè)教練開設自愿報名的團體訓練課程。與商業(yè)化的健身房相比,同學們能在學校健身房獲得超低折扣。而且澳大利亞體育代表隊的很多成員也是在校學生。說不定,在健身房另一臺跑步機上的那位同學就是位奧運選手哦。
俚語——
澳大利亞俚語多也是出了名的,甚至從母語為英語的國家來的人有時也會聽不懂澳大利亞英語。比如,Barbecue對應Barbie、Shout的意思是To buy someone a drink、Cuppa是Cup of tea。而大名鼎鼎的Footy則是Any form of football的意思。
最著名的莫過于G'day,G'day是澳大利亞特別流行打招呼的問候語,類似于Hello。曾經(jīng)有個澳大利亞留學生回中國,碰到了一個外國人,張口打招呼說了句“G'day”; 對方來了句“你在澳大利亞呆過吧,我是悉尼來的”,距離感瞬間縮小。
遵守規(guī)矩——
Ken向馬云“投訴”熱情招待自己的員工酒后駕駛,這點絲毫不稀奇。遵守規(guī)矩在澳大利亞人的思想里根深蒂固。澳大利亞被評為世界十大最清廉國家;前段時間爆出,澳大利亞一位州長因無法解釋收受高檔紅酒而辭職。
日常生活中,遵守規(guī)矩更是無處不在,買東西付款要排隊,過馬路要等紅綠燈,乘坐公共交通或是電梯要先下后上。曾經(jīng)有位同學剛剛來到澳大利亞,無意中付款的時候插了隊,便被后面的顧客友好地制止了。
遵守規(guī)矩也體現(xiàn)在學術(shù)上,抄襲想都不要想!如果引用其他人的觀點一定一定要注明出處,要不然判零分都有可能。而作為留學生,也一定要記得滿足學生簽證相關(guān)要求保證出勤率,否則就真的會攤上大事了。
初次來到澳大利亞的馬云或許不會預見若干年后的自己,希望大家的澳大利亞求學之旅也能有所收獲,在某一天遇到未來的自己由衷地說一句:G' day mate.
更多澳洲留學動態(tài),歡迎咨詢IDP項目辦公室,全國統(tǒng)一咨詢熱線:400 821 86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