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我們同學到澳洲留學,一般都會認識幾個澳洲本土的朋友。那么,同學們有可能被邀請到當地朋友家里做客。假如各位同學第一次到當地人家里做客,那么有一些禮儀特別是餐桌禮儀需要我們同學們了解。不然,我們可能會因為某些細節(jié),不僅丟了面子,還有可能丟了一段友誼,這恐怕不太好。
1. 守時
守時不僅是澳洲人的特性,基本上所有西方國家都對時間觀念比較強,守時可以說在全部西方國家都通用。但是,最好不要早到。早到的話,很容易讓還沒有準備好的主人手忙腳亂。
2. 禮物
關于澳洲待人接物的禮儀方面,澳洲人很隨和,對客人所帶的禮物沒有過高的要求。但是,一般來講,酒,鮮花,巧克力是比較常見的。其中,買酒比較講究,如果是一個比較隨意的朋友聚餐,你卻穿戴整齊,帶一瓶高級威士忌,這會讓主人很局促。因此,在去之前或者是在被邀請的時候,問清楚是什么類型的聚會,需要你準備些什么。有時候,一些聚餐需要大家一起準備,比如,有的準備面包,有的準備酒,有的準備salad。如果主人不需要你準備什么,也最好了解主人是喜歡啤酒,香檳還是葡萄酒。因為有些人偏好香檳,有些人偏好葡萄酒。
3. 餐桌禮儀
關于餐桌上的禮儀,澳洲人并不介意客人到底是左手用叉還是右手拿刀。只要用刀叉時,不要與盤子發(fā)出猛烈的聲音,吃東西時,不發(fā)出咀嚼聲就可以。
然而,餐桌上的交談才是禮儀中尤為重要的環(huán)節(jié)。盡管澳洲人熱衷于政治,也崇拜政治明星,但是最好避免聊政治話題還有宗教。第一,你的英語還不足以去聊這么深刻的話題,第二,你不知道哪里是“雷區(qū)”,不小心談到了,那種尷尬可不好受。另外,談話的音量和節(jié)奏也要控制,不要過于大聲,過于興奮。即使碰到自己不喜歡的問題,也要微笑作答。因此,餐桌上聊天的最好話題是旅游,飲食和娛樂。而問有關澳洲旅游和飲食方面的問題,也能引起主人和其他朋友的聊天興致。當然,在吃的過程中一定要贊揚主人的手藝,而且要顯得很真誠。即使不好吃,也要強忍著。許多澳州人是英國移民后裔,做事比較規(guī)矩。他們把工作時間和休閑時間嚴格分開,界限分明,認為工作是在辦公室里干的事情,下班后應該全部忘掉。所以,他們通常不喜歡在餐桌上談論公事,惟恐因此而倒了胃口。當然,聊公司或者學校里的八卦是另一回事情,但是自己最好少碰這個話題,或者微笑地聽著。因為英語有限的你,很容易用用正確的語法表達出了錯誤的觀點。
另外還有一點,澳洲家庭請客聚餐與我們國內的不一樣,我們國內習慣做多種不同樣式的菜式,擔心客人吃不飽。澳洲餐桌上的種類比較簡單,但是量大。通常菜會放在一個大盤子里,旁邊是一個公用的餐具,方便客人再次添菜。切記,不要用自己的勺子或叉子去夾菜,另外,最好將自己盤子里的食物吃完。
4. 餐后
當吃過飯后,我們客人需要幫主人收拾餐桌,但是最好不要搶洗碗。許多澳洲人很講究,盤子,碗,叉子,勺子,酒杯都有不同的洗法,而且放置在不同的地方。正餐吃完后,會有一些甜點和水果。也有的會提供餐后酒。這個很隨意。
如果沒有急事,最好坐下和主人及其他的客人聊一會。真有急事,也要和主人說清楚再走。走的時候,一定告訴主人,自己今晚過得很好,感謝主人提供了一頓豐富的晚餐。如果英語口語表達的不好,也可以發(fā)短信告知主人。另外,吃完飯后,有些人會一起去酒吧。如果不急著回家,最好一起去。一是感受酒吧文化,二是,鍛煉自己的口語交流能力。
不同地方就會有不同的風俗文化,我們同學們需要學會尊重他方文化。因此,當我們到一個陌生的環(huán)境之后,我們要盡可能地了解當地文化,特別是一些禮儀文化。當我們走出國門,我們不僅是代表自己,更是代表國家。因此,我們都必須好好學習,為我們中華這禮儀之邦爭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