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國內外教育專家,行業(yè)大佬們第一次如此近距離地面對面,一起追問大學排名背后的故事,探討排名與留學定位的關系,他們將碰撞出怎樣的火花?又有哪些精彩觀點可供我們采擷?下面就為您帶來“首屆泰晤士報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高峰論壇”圓桌對話實錄。
現(xiàn)場嘉賓
新浪教育總監(jiān) 梅景松(主持人)
泰晤士報高等教育專刊主編 Phil Baty
中國與全球化智庫主任、哈佛大學高級研究員、歐美同學會副會長 王輝耀
北京大學元培學院副院長 盧曉東
光明《留學》雜志社社長 孫獻濤
墨爾本大學駐京首席代表 Sunny Chen
佛羅里達理工學院國際學生錄取部副主任 Stephanie Enstice
東安格利亞大學國際官員 William Leitch
主持人:新浪教育作為中國最大的教育門戶,每天用戶訪問量大概有300萬,據(jù)我們統(tǒng)計,在這些用戶當中,40%的學生和家長最關注的留學內容就是學校的排名。眾所周知,《泰晤士高等教育》世界大學排名(以下簡稱THE世界大學排名)不僅歷史悠久,而且在學術上也是最為嚴謹,最有影響力的。所以今天我代表網(wǎng)站的用戶,來請教一下Phil Baty先生,希望您簡單地為我們介紹一下THE世界大學排名采用的評價指標有哪些。
大學質量不能簡單量化
Phil Baty:就像我之前所介紹的,THE世界大學排名共采用了13項不同的獨立評價指標,希望能全面覆蓋學校的各個領域,為此,我們的專家開展了一系列研究,并有調查人員積極開展問卷調查,竭力把教學環(huán)境的方方面面納入到排名的評價體系中。由于各個國家在數(shù)據(jù)收集方面具有自身的特殊性,加上一個大學的真實水平是不能通過簡單的量化指標來衡量的,還需要參考大量定性的因素,比如高等教育對學生人生的改變等等,所以我們作了很多努力,把學校的科研成果轉化率、對業(yè)界和社會的影響力等因素都納入進來,并將繼續(xù)創(chuàng)新研究,盡量使我們的排名體系更加全面、嚴謹。
大學排名不是唯一參考因素
Stephanie Enstice:能參加此次高峰論壇我感到非常榮幸,而且我們FIT今年是第一次躋身THE世界大學排名200強,就像剛才Phil Baty所說,大學排名并不是唯一的參考因素,實際上學生在選校時也會考慮其他諸多因素,比如對于大學的印象,對于未來大學生活的展望,能否很好地融入校園生活,以及這所大學是否招收國際學生,學分是否被全球其他院校所認可等等,所以大學排名只是參考的一個方面?,F(xiàn)在的大學排名各種各樣,有時候會讓大家很困惑,希望學生們能綜合考量一所大學的情況。
William Leitch:剛才Stephanie Enstice提到,大學排名種類多得令人困惑,但在我看來,THE世界大學排名是最為客觀公正的,它考察的內容,評估的指標還有采用的方法學都相當嚴謹。還有,排名本身是很有必要的,如果讓學生來對大學進行排名的話,很可能會過于主觀,而排名最大的價值在于它的客觀性,世界上很多的大學排名感覺還是偏于主觀,沒能考慮學生個體的情況。但話說回來,雖然《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很有權威性,但學生在選校的時候還是需要參考其他一些因素,建議學生不要僅僅關注大學排名本身,更要了解它是怎么產(chǎn)生的,采用何種方法學等等,同時還要考慮大學的具體情況。
Sunny Chen:我們墨爾本大學一直以來都以英國《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作為重要的參考依據(jù)。在2013-2014年THE世界大學排行榜中,墨爾本大學榮膺澳洲第一,全球第34位。除了THE世界大學排名,我們還會參考上海交大ARWU排名,但個人感覺,上海交大排名更注重科研成果和學術表現(xiàn)這些硬指標,《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名相對來說考察得更全面,因而也更權威一些。
我作為墨爾本大學的校方代表,在和學生打交道的過程中也發(fā)現(xiàn),確實有不少學生和家長把大學排名作為非常重要的參考標準,前面兩位校方代表也說過,排名不能作為唯一的參考,但我覺得,由于很多中國家長沒辦法親自到大學作實地考察,所以大學排名對他們的確不可或缺。
另外,除了這些比較官方的排名之外,大學在學生和家長心目中的排名也是不容忽視的,巧合的是,《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名與很多學生心目中的排名是比較吻合的,這是很重要的一點。
主持人:剛才國外各位大學代表談了他們各自的看法,不知道國內的北京大學是如何看待THE世界大學排名的呢?
THE世界大學排名是對大陸高等教育的雙重鞭策
盧曉東:北京大學有很多優(yōu)秀的校友,特別是在大陸地區(qū)為國家和社會發(fā)展作出卓越貢獻的北京大學校友數(shù)量,泰晤士報仍然低估了。在最新的THE世界大學排名中,北京大學位居第45位,這并不算低。當然,在我看來,《泰晤士高等教育》的排名對中國大陸高校而言更多地是起到一種警示的作用。因為在世界前200名中,除了北大和清華,大陸其他學校無一上榜。所以我認為,這不僅是對整個中國大陸高等教育的一種重要鞭策,同時也是對各所大學的領導者和管理者們的一種鞭策。我個人覺得,整個世界大學排名仍存在一些欠缺,有待進一步發(fā)展和完善,但我期待在明年、后年乃至未來的10年間,在全球200強高校中,能看到更多大陸高校的身影。
主持人:孫社長,您作為國內資深媒體人,又是如何看待THE世界大學排名的呢?
排名同樣可以被討論,被排名
孫獻濤:這次的“首屆世界大學排名高峰論壇”確切來說是中國的首屆,因為在國外此類論壇舉辦得比較多??墒菫槭裁磭庾隽?0多年排名,今年才首次在中國舉行呢?這是一個值得我們深思的問題。
實際上,中國的很多學生和家長對國外大學的認識都是從排名開始的,中國礦業(yè)大學的副校長曾指出,從某種意義上來說,中國只有一所大學,即教育部大學,其他的大學都不過是這所大學的分部和分校。而在中國學生和家長的眼里,國外所有大學都是有排名的大學,都有自己的一個位置,僅憑他們自己是很難對大學自發(fā)形成一個比較客觀、公允的排名和評價的,所以這種大學排名是十分有效和必要的。
THE世界大學排名為中國學生和家長提供了一個自己判斷學校、自己做留學定位的重要指標,意義重大。對于IDP教育集團和《泰晤士高等教育》共同舉辦這樣一個論壇,我表示高度肯定,因為它讓大家看到,排名也是可以被討論的,排名也是可以“被排名”的。
《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是由媒體開展的,作為同行,我們深知,這要求媒體秉持一種更加客觀的態(tài)度和更加精準的定位。這種排名更需要本土化,中國家長可以期待將來出臺更好的排名,為中國學生提供進一步的有效指導。
隨著人們生活水平的不斷提高,家長們在為孩子擇校時的標準也變得更加豐富,更多的家長堅信眼見為實,耳聽為虛,有條件的家長親自帶著孩子去國外,對當?shù)氐母咝_M行實地地考察,以獲得更加真實的感受。我認為這種擇校的方法將來可能與排名的價值同樣重要甚至更為重要。
主持人:謝謝孫社長。其實我覺得剛才大家總結得都很有道理。在此我想和Phil Baty溝通一個情況,正如孫社長所說,過去10年來,學生和家長更多地會關注排名,但近幾年他們更注重自己的親身經(jīng)歷,有的家長在去國外學??疾熘螅瑢⒏惺馨l(fā)布在新浪微博上,引起了眾多家長的關注和轉發(fā)。面對浩如煙海的媒體信息,人們越來越不信任媒體和專家,而是更注重口口相傳或者人際傳播的方式。聯(lián)系到Phil Baty剛才所說的,他注意到新浪微博粉絲太少,只有1200個,這與THE世界大學排名在業(yè)界的權威地位很不相稱,為什么?并不是廣大網(wǎng)友學生和家長對排名不夠關注,而是推廣的渠道不夠。另外,學生和家長們的需求是不斷變化的,《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如果能更多走進家長和學生,傾聽他們的需求,未來或許將走得更遠。
現(xiàn)在,越來越多的家長認識到光看排名還不夠,所以今天請在座各位行業(yè)專家為大家指點迷津,告訴我們應該怎么解讀排名?人們對于排名是否存在誤區(qū)?
酒香也要勤吆喝 切勿被綜合排名誤導
Phil Baty:眾所周知,口口相傳的作用是很大的,但是,如果沒有相對客觀的排名而只是靠人際關系也行不通。如果你的關系網(wǎng)比較廣,可能得到的信息會更全面一些,但是那些人際資源比較少的家庭就沒這么幸運了,THE世界大學排名是比較客觀的,它將同樣的信息平等地傳遞給所有人,讓每個人結合排名作出自己的判斷。
社會化媒體是一個重要的信息分享渠道,對于微博粉絲較少的問題,我們也意識到應該更多地利用社會化媒體來與中國的學生和家長作更多的接觸,聆聽他們的需求和意見,從而不斷改進。
長時間的工作以來,我發(fā)現(xiàn)人們對于排名一個最大的誤區(qū)就是專業(yè)排名和綜合排名的問題。綜合排名有時會誤導人們,因為一些大學雖然綜合排名比較低,但某一個專業(yè)排名可能非常靠前,所以學生和家長一定要特別小心,送孩子出國留學費用不菲,一定不能忽略學校的專業(yè)排名。只看排名數(shù)值的話是沒有辦法做出一個相對準確的決定的,因為排名背后還有很多細節(jié)需要關注,要綜合衡量學校的專業(yè)排名、綜合排名以及各種分校的排名情況。
主持人:聽了Phil Baty的話我特別感慨,有時候一個好的排名如果讓人覺得過于高大上,反而會離網(wǎng)友很遠。如果能為網(wǎng)友分享一下這個排名的產(chǎn)生過程和期間所做的種種努力,甚至將想法和建議告訴網(wǎng)友,這樣會有力地拉近THE世界大學排名與學生和家長的距離,讓他們形成更多正確的認識,提高排名在他們心目中的地位。我相信更多的溝通一定會消除一些誤解和偏見,更多的溝通也一定會讓《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越來越好。
找懂行的人幫忙選校更靠譜
Stephanie Enstice:在我看來,IDP教育集團作為THE世界大學排名的聯(lián)合發(fā)布方,應該對整體的情況更加了解,因為只看排名是不夠的,還要看其他的因素。比如,全世界排名前10名的大學,絕大多數(shù)學生是無法入讀的,所以學生必須找一個懂行的人,比如IDP這樣的留學機構,來幫助你解讀這些排名背后的意義。因此,我建議學生先了解自己的情況,然后咨詢業(yè)內人士,找到最適合自己的學校,作出最明智的選擇。世界上的優(yōu)秀大學不計其數(shù),IDP可以幫助學生作出最佳、最理性的判斷,所以也非常感謝IDP所作出的努力。
主持人:的確如此。作為媒體,我們遇到過不少學生案例,也曾有很多優(yōu)秀的顧問交流過。有個學生告訴我,自己搜集信息,費了好大勁兒選了一所綜合排名很好的學校,但卻聽說畢業(yè)后很難找到工作。后來他采納一名顧問的建議,重新選擇了一所整體排名不是很高,但專業(yè)排名非常不錯的學校,畢業(yè)之后很搶手。學生很感慨,說選校初期看排名很有用,但是除了排名,如果還能咨詢非常優(yōu)秀的留學機構,那么將得到更加正確的指導。
留學服務行業(yè)同樣遵循“二八法則”,即20%優(yōu)秀,80%沒有道德。找了一家沒有道德的留學機構,他們可能為了拿到較高的回扣而將學生推薦到國外一所不太好的學校。而像IDP這樣優(yōu)秀資深的留學服務機構是值得大家信賴的,希望IDP可以用你們的專業(yè)服務來指導更多的學生,幫助他們找到人生的方向。
依據(jù)排名做決策并不是壞事,關鍵是要用好
William Leitch:各位嘉賓都贊同,學生單純地依靠排名來做決策是不太科學的。另外,東安格利亞大學與中國大陸和香港地區(qū)的一些大學都建立了合作關系,對比之后,我們發(fā)現(xiàn)了一個有趣的現(xiàn)象:中國大陸地區(qū)對排名還是比較迷信的,而香港的學生對待排名要理性得多。那邊英文水平和國際化程度都更高一些,對評估體系的研究也更為細致,所以雖然也很看重世界大學排名,但在最后做決定的時候,他們會考慮更多其他的因素,比如,他們會仔細研究大學排名的各個細類,像國家的排名、地區(qū)的排名等,還會咨詢專業(yè)的留學機構,指導他們作出最佳的決定。所以我覺得將排名作為決策的依據(jù)并不是一件壞事,關鍵的是要把排名用好。
唯一的商業(yè)性就是獲得公眾的認可,樹立良好的聲譽
Phil Baty:經(jīng)常有人會質疑《泰晤士高等教育》排名的商業(yè)性問題,我們開始做排名的時候有很多考慮,一方面,主要的受眾是大學及其領導者、管理者,我們的排名是為了幫助大學找到一個更好的參考標準。這周我去拜訪了北京大學的校長和書記,探討的正是如何利用排名來促進大學發(fā)展的問題。另一方面,我們也希望通過排名讓各國政府的領導人了解大學排名與國家全球競爭力的關系。其實,早在十多年前,英國政府報告中就已經(jīng)明確提到,英國排名最好的大學比如牛津、劍橋等應該與其他國家的優(yōu)秀大學進行橫向地比較,而不應該只是局限于本國的體系之內。
當然,排名一定要得到政府以及大學管理者的信任?,F(xiàn)在全球有各種各樣的排名,有基于學校飲食的排名,有基于學校環(huán)境的排名,而我們要做的是秉持學術界的嚴謹態(tài)度來做的排名,所以我們力求數(shù)據(jù)的可靠性,希望能盡可能地契合學生及其家庭的需要。
至于商業(yè)性,我們的排名并沒有商業(yè)利益方面的考慮。多年以來,我們和學術界、媒體共同發(fā)布大學排名報告,都是免費的,既不涉及咨詢業(yè)務,也不是為了獲得資金。如果一定要說有什么商業(yè)因素的話,那就是借此樹立一個良好的信譽,讓大家都能在看了排名之后,做出一個明智的決定,對排名的認可就是對我們工作的認可。
主持人:大家一般都會擔心商業(yè)性與公眾性的失衡問題,其實我細想一下,國外最優(yōu)秀的大學往往都是私立性質,這一定程度上也表明,一個品牌如果想堅持十年以上,并且實現(xiàn)更加長遠的發(fā)展,一定會處理好商業(yè)性與公眾性之間的關系。
從最初的家長和學生先看排名選學校,到之后的咨詢IDP這樣的專業(yè)機構,再到互聯(lián)網(wǎng)高度發(fā)達的今天參加經(jīng)驗分享會來輔助決策,中國留學產(chǎn)業(yè)正在發(fā)生顯著的變化,共享或許將是我們未來的發(fā)展趨勢,在這種形勢下,《泰晤士高等教育》要保持在大學排名品牌上的領軍地位將面臨不小的挑戰(zhàn)。在論壇的最后,各位嘉賓能否為現(xiàn)場觀眾提供一些好的建議呢?
Sunny Chen:提醒廣大家長學生早做準備,如果咨詢專業(yè)的留學機構會更輕松一些。大學排名是非常重要的參考指標,希望大家做好通盤考慮,作出最明智的選擇。
孫獻濤:有沒有人做獎學金排行榜,沒有人做的話我們雜志準備做這個事情。
Stephanie Enstice:我想告訴同學們,大學排名只是一個方面,作為最了解自己的人,你應該能夠找到最適合你的大學,最適合你的專業(yè),祝愿你們一切順利,取得成功!
William Leitch:對于學生來說,有的人可能愿意在大城市學習,有的可能愿意去氛圍更濃厚的大學學習,作為個體的學生應該了解自己想要什么,并盡可能多地獲得信息,大學排名可以為你提供信息,但是如果大學有自己的微博,或者有校友,你們可以直接去問他問題,其實在大學里面也會有很多人愿意回答你們的問題,所以大家千萬不要太緊張,太拘束。東西方文化有所不同,對于獎學金的申請也要有自信,在與校方接觸的時候膽子大一些,多問問題。
Phil Baty:我想重申一下剛才所說的,家長和學生在參考排名時一定要了解排名背后的方法學范式,明白排名的意義,對排名的相關信息進行調查和研究。
盧曉東:希望到2050年,中國大陸地區(qū)的高等教育水平能得到極大地提升,具備更強的國際競爭力,至少有20所高校達到北大清華的水準,為國內同學和家長提供更多的選擇,也希望《泰晤士高等教育》排行榜能為我們作出有力的證明。
主持人:很感謝今天各位嘉賓的精彩發(fā)言,感謝《泰晤士高等教育》,感謝IDP今天組織這個活動,相信有這么多專家保駕護航,同學們一定能夠通過留學擁有更好的未來,更好的前程,論壇到這里結束,謝謝大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