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留學進最好的大學是大多數(shù)美國高中畢業(yè)生的理想。但對許多人來說,問題不是他想讀哪所大學,而是他能在大學里學到什么和怎樣獲得最好的大學生活。IDP項目辦美國組老師說,美國留學真正的開始是你進入大學學習那刻,你是否做好充分的心理準備享受接下來的美國大學生活?有許多留學生在出國之前幾乎沒有怎么獨立生活過,所以學會獨立,獨立的思考,獨立的生活尤為重要。那么美國留學的學習生活中,你該怎么做能夠充分體會到學習中的快樂?如何在這種快樂中進步成長?以下我們將為大家做一些簡單介紹和專家的分析。當然,有美國留學計劃的同學們可隨時
在網(wǎng)上與IDP項目辦的美國組老師溝通,他們會根據(jù)自己在海外生活學習的經(jīng)歷給您最務實中肯的建議,相信能對你的美國留學之路起到重要的作用。
1986年,當時還是哈佛大學校長的德雷科·鮑克很想知道,為什么有些學生在哈佛的經(jīng)歷很成功,而有些學生卻不是。所以他找到哈佛教育研究院的理查德·萊特教授,請他通過研究,評估一下哈佛栽培出來的學生,以及哈佛學子怎樣才能讓大學生活過得充實而愉快。
任職教育研究院的萊特教授,也是位訓練有素的統(tǒng)計學家,他召集了一批來自哈佛大學其他24個機構的同事,就校長的這個問題開始研究,希望從中找到答案。
在長達15年的研究中,他們先后采訪了1600多名哈佛學生,就“業(yè)余時間干什么”、“哈佛的教學質量如何”、“有何建議”,及他們本人的情況,如所在的學院、個人選擇、學業(yè)成績、將來希望從事什么職業(yè)以及大學生活是否快樂等問題,進行了廣泛的調查和研究。目的是確定,哪種因素最有助于學生提高學習成績并給他們帶來快樂的大學生活。
15年后的今天,在萊特教授和同仁的研究基礎上,哈佛的許多教學方針已做了調整,如現(xiàn)在會安排學生一起做作業(yè)、課后進行討論等等。目前兼任哈佛肯尼迪政府學院教授的萊特說:“我們的研究結果表明,學生可以有很多方法來提升他們的大學經(jīng)歷。”
萊特教授已經(jīng)將他們的研究結果和自己的妙點子寫成了一本書《創(chuàng)造最棒的大學生活》(Making the Most of College),為學生們“如何在哈佛創(chuàng)造成功快樂的大學生活”提供指南。這些“快樂指南”對即將踏入大學校門或已經(jīng)置身其中的你,一定有幫助。
美國留學生要學會多和老師接觸
萊特教授在每個新學期的開始都要對所有學生提同一個忠告:你們應該主動和老師接觸,了解他們,同時也讓老師充分了解你。如果你還沒有這么做過,那么從現(xiàn)在開始吧。這種接觸將會使你受益匪淺:“想想吧,當你結束4年(8個學期)大學生活、準備求職或考研究生時,會有至少8名教授為你寫推薦信。更重要的是,和老師的這種良好關系會讓你感到自己受重視,被關心。”
萊特教授指出,那些接受采訪并過著愉快的大學生活的哈佛學生,通常向教授請教的問題不是“為什么我總是考不出好成績”,而是“我的這篇論文哪一段論述不充分”。
還有,遇到學術問題不要逃避。為萊特教授工作的研究人員在對40個碰到學業(yè)難題的新生做的試驗表明,主動請教老師的20個學生的成績提高了,而另外不找老師幫助的20個學生,則成績差,且心情沮喪,不快樂。
在哈佛校園里,許多學生為了拿到學位,選修了大量課程,但他們的收獲卻不多。這些學生通常這樣選課:大一學必修課;大二學主修課;大三學主修課中的高級必修課;最后一年則選擇一些興趣課,就像飯后的甜點似的。
但問題是,大一的基礎課涉及范圍太廣,他們來不及咀嚼消化,等二年級學主修課時又覺得很枯燥。待到高年級選讀的興趣課比較“刺激”時,他們才后悔為什么當初不多選讀興趣課,如日語、歷史、統(tǒng)計等。而大學生活真正成功的學生,就是從一年級便開始混合選課,既學必修課,又選主修課和興趣課,就像一個人去購物,不僅買生活必需品,也買其他的東西。這樣,幾種課程互相調劑,學生學習起來才有興致,也更專心。相反,每一學年單調地學一種課程的學生,通常都覺得學習乏味,心里不痛快。
當然,如果能在小班(少于15個人)里上課,學生被老師指導的機會較多,學習成績提高得也會更快。
大學生要學會一起寫作業(yè)
萊特教授指出,學生完成課后作業(yè)很重要,但關鍵是要有一種好的方法,使他(她)能理解作業(yè)中所有的問題。所以,當學生獨立完成自己的作業(yè)后,可以和4~6個同學一起討論結果,哪怕一個星期只有一次這樣的討論,都能提高他們理解問題的能力,并激發(fā)他們學習的興趣。這種討論尤其對科學系的學生很有幫助,因為科學是一門更加孤獨和復雜的課程。
如何做好課堂筆記?
萊特教授強調,學生上課時應該帶上許多小紙片而不是一兩張大紙,做課堂筆記。一個星期有9~12個小時,也就是只要有40%的上課時間做筆記,你的學習成績就會大大提高。萊特教授的研究證明,學生記得越多越好,沒有什么方法能比記大量課堂筆記更能提高學生成績的了。如果學生能在最后兩年里一直堅持記筆記的習慣,當大學生活結束、該寫畢業(yè)論文時,訓練有素的你就會覺得那是小菜一碟。
掌握好一門外語
外語是哈佛人的“拿手戲”,許多新生的外語高考成績大大超過學校的錄取標準。外語也是許多哈佛學子“最喜歡的課程”之一。很多學生形容自己學外語“很艱苦但很愉快”;接受采訪的學生中,57%在畢業(yè)求職時,獲外語免試推薦。
為什么他們的外語這么優(yōu)秀?因為他們在小班級里,每一位同學都能得到老師的鼓勵;老師安排他們一起寫作業(yè),布置大量的習題,并經(jīng)常搞測驗。總之,學好一門或幾門外語,就意味著你掌握了更多的技巧,有更多的機會等著你。
合理安排時間
在接受萊特教授采訪的哈佛學生中,那些學習成績優(yōu)秀的和成績差的學生之間有個最大的區(qū)別:成績優(yōu)秀的學生將“時間”掛在嘴邊,而成績差的學生卻從來不說這個詞。
一些學生說,當他們在大學里延用高中時代“在自習室里學習25分鐘、運動后學習35分鐘、飯后再學習45分鐘”的時間安排時,成績就總上不去;但當他們采取連續(xù)學習幾個小時的辦法后,學習成績和對課程的理解力都提高了。
萊特教授建議,學習時間安排不合理的學生可以自己做試驗,列出一個最佳的時間安排表。
培養(yǎng)業(yè)余愛好
萊特教授說,大多數(shù)學生在大學里都有內心痛苦掙扎的時候,因為他們遠離家人和原來的朋友,感到孤獨無助。但如果他們經(jīng)常參加社交活動或校園文娛組織,即使對畢業(yè)后是找工作還是讀研究生很茫然,他們仍然會快樂。相反,那些內心孤獨,卻又不愿與人交往、不參加社會活動的學生,不僅心情壓抑,而且學習成績也會下降。
萊特教授說,有些學生認為,進了大學,學好專業(yè)課才是最重要的,其他事情都是“副業(yè)”,會影響學習。但他的研究小組的研究結果卻表明:了解“窗外”的世界與“窗內”學習同樣重要,有些時候,“窗外生活”比“窗內學習”對一個學生的影響更大、更深遠。他們發(fā)現(xiàn),玩命學習的學生和只學習幾個小時然后出去“瘋”的學生取得的成績是一樣的。但是,那些參加社交活動的學生,有時候成績更好。當然,也有學生因為過多地將精力放在社會活動上,影響了學業(yè),但無可否認,他們仍然是哈佛校園最快樂的一群。美國留學或許很漫長,但或許對于有些同學來說太過匆匆,或許當你剛開始置身享受這種生活模式的時候,你卻要脫身了,IDP項目辦美國組的老師希望每個美國留學的同學都有合理的規(guī)劃安排,做好完善的準備(心理和技能),讓美國留學成為人生中最值得回憶的經(jīng)歷之一。對于美國留學的其他問題,大家可致電400 821 8688,當然,您也可以
在線評估個人背景,看看自己是否適合美國留學,獲得老師給予的專業(yè)針對的建議。